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国有资产证券化可以算是国资委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改变运行机制,让市场化的管理机制进入。

由解放日报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挂牌成立。这是继重组金凤投资,绿地集团借壳上市之后,上海国资重组的又一热潮。作为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国资系统,上海国资改革更是被视为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开端。

“为什么现在大家对国企有看法,其实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垄断,导致了低效率,而这种低效率压缩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冯鹏程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也让国企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

除了经济效益下滑外,管理不精细、负债上升、盲目上项目造成产能过剩等都是国企面临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日趋高涨。

近日,关于国企改革传递出权威信息,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全国国资监管政策法规暨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各地国资委认真准备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争取三中全会后尽快出台”。黄淑和指出,要牢牢把握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方向;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作为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和出资人的国务院国资委今年成立刚满十周年,在经历了企业改革,资产重组过后,在这一轮改革中也将被触及。

从央企到地方国企,国资委到底是运行资本还是管理资本,自2008年国资法立法草案起草之时起就争论纷纷。而目前国有资本管理体系运作的实际情况是,国资委既是政府机关部门,又是出资人代表。至今,国资委定位仍在这两个身份之间摇摆。

在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章奇看来,作为出资人代表,国资委运行资本并无什么不妥。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国资委既是一个政治单位又是一个商业单位,这两者之间的目标不能够很好地统一。因此,国资委要实现有效的监管,就需要把这两个目标彻底地分开。

近年来,国资委运用其行政职能,参与国有企业的经营,尽管巩固了国有企业的位置,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国资委既做“裁判”又做“领队”的行为也饱受诟病。黄淑和也坦言,当前国资改革不顺畅,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不到位,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因此,对于国资委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对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对此,冯鹏程倾向于保留国资委的行政管理职能。国资委作为一个行政机构,提供服务,制定法律法规,起到监督作用。而国有资产的运行就交给市场化的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也就是实现国有资产证券化和资本化。

上海国有资产证券化做的比较早,目前,核心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36%,根据上海国资委提出的证券化率要求,2013年上海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目标为40%。所以,相对于上海不押车无抵押贷款成为主流。

“资产证券化相对于以前来讲肯定是一个进步,但是问题就在于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或者是国资委管辖下的企业来先走这一步。其次,虽说资产证券化可以达到对管理层的监督制约作用,但另一方面可能仅仅是一个投资融工具,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最后只不过实现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因此,章奇强调,目前的改革已经不是“喊口号”,只有国资委从根本上放弃对国有企业运行的行政控制,有关的改革才有可能获得实际性的成果。